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国防动员>防空防灾

保密工作——警惕网络背后的“隐身人”

时间:2023-12-27 16:08 来源:苏密卫士 访问量:
【字体: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互联网已经深度融入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近年来发生的窃密泄密案例看,最突出的窃密行为依然在网上,尤其一些境外间谍情报机构和网络恐怖组织,扮演不同身份的网络隐身人,多角色渗透窃密,迷惑性强,须严密提防。

“隐身人”有哪些伪装身份

远在天边的附近的人

如今不少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了“附近的人”功能或插件,只需搜一搜、摇一摇,即可迅速匹配周边在线人员,查找附近地点、设施等。境外间谍情报人员可通过网络社交软件,把位置虚拟设定在保密重点区域周边,在互不见面的情况下,以支付经济报酬为诱饵,伺机套取我涉密信息和内部资料。事实上,所谓“附近的人”到底身在何处是无从判断的,因此必须高度警惕,防止上当。

貌似熟悉的陌生人

生活中你会发现,打开购物App都是正想买的物品,打开新闻App都是正想读的信息,网络应用比我更懂我。其实,各类APP都在搜集用户地点、爱好、高频用语和日常关注信息。这其中汇聚的大量敏感信息极有可能为敌特渗透勾连提供目标靶心和情报资源便利。事实上,数据在各行各业应用越广泛,数据价值就越突出,数据算法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势必影响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



投石问路的探路人

利用网络空间的虚拟特性,不法分子可把自己伪装成爱好者”“发烧友”“军迷等,广泛活跃于各类网站和平台,故意抛出涉及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热点话题,一旦有知情人员跟帖留言或互动交流,就伺机套取有价值情报,甚至借机炮制所谓内幕”“论据对我进行抹黑,实施反动宣传。这种在网络上以投石问路方式套取情报信息,具有极强迷惑性,且风险隐患难预测,因此务必认真辨别,谨慎发言。

仗义疏财的有钱人

不法分子在网络空间开展渗透窃密活动,惯用伎俩就是重金出击,紧盯党政机关、军工单位、出国境等人员,从小恩小惠开始,步步为营、层层紧逼,最终腐蚀拉拢、锁定套牢。不少意志薄弱者容易在金钱诱惑下走上卖密求财之路,损害国家利益。

守株待兔的钓鱼人

一方面,不法分子通过蹲守求职网站、发布高薪招聘信息,诱使应聘者提供工作经历、任职单位、身份号码、家庭成员信息,广撒网,一旦相中立即渗透。另一方面,以技术攻击为手段,仿冒特定界面,搭建平台,骗取信息,为所欲为钓鱼窃密。钓鱼攻击极具针对性,甚至可用于破坏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制造社会混乱,严重危害社会安全,且追因溯源难,追踪查证难,需要严密防范。



严防“隐身人”窃密

第一,筑牢思想防线。网络保密,关键在人。各级机关单位应大力建强思想阵地,经常开展网络安全保密宣传教育,汇聚起网上网下防泄密反窃密的思想共识。各级领导干部和涉密人员要摆正价值追求,净化思想、陶冶情操,增强敌情意识和忧患意识,时刻绷紧保密弦,不在网上滥交友,不在网上放任自我和寻求刺激。

第二,强化是非鉴别。网络空间鱼龙混杂,泥沙俱下,每一位网民都是网络安全的建设者和受益者,抵制网络窃密人人有责。广大网民要瞪大眼睛,善于判断征兆、识别破绽,看清网上“身影”和网后“黑手”的隐蔽企图,看清网络窃密泄密的手段伎俩,提高识网用网能力,防止被拉拢腐蚀,掉入圈套。

第三,严守保密底线。面对形形色色的网络“隐身人”,传统“封堵查杀”的方式难以为继。广大网民应注意养成良好用网习惯,自觉落实网络安全相关规定,严守保密红线底线。网上诱惑切莫动摇,网络交往洁身自好,网上发言慎思慎行,宁可谨小慎微,不可心存侥幸。

第四,注重技术防范。要紧盯ChatGPT、云计算、区块链、AI换脸等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防护。要从源头上坚决抵制网络数据违规采集和算法推荐滥用而产生的网络安全隐患。自觉把住“授权关”,提防隐私调取;把住“资质关”,慎点不明链接;把住“密码关”,定期修改口令;把住“联网关”,慎用免费热点,不给网络窃密者留下可乘之机。同时,网络平台要坚决压实主体责任,落实信息发布审核、用户实名管理等制度,从严打击网络渗透、窃密等问题,从源头杜绝窃密泄密事件发生。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