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融入公共安全建设

民防警报通信网络建设与发展刍议

时间:2011-12-01 09:00 来源: 访问量:
【字体:

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网络建设是人防建设之重要环节,是国家防空体系建设、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方面,是一项长期性的社会性、全民性和公益性战备事业。只要战争存在、空袭就存在,防空警报建设就不能止步。在新的形势下,人民防空警报网络建设被赋予了新的内涵,除战时担负引导民众顺利实施防空行动的报知,平时还兼负防灾救灾等自然性灾害及灾害性事故的报警功能。为达到信息化条件下防空警报网络体系建设的要求,保障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的畅通,迅速准确地传递、发放防空警报信号。如何确实有效地做好这项工作,值得深度思考。
一、人民防空警报网络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人民防空警报系统建设是与人民防空事业同步发展的,
新中国的人民防空警报网络建设的发展时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由于中苏边境冲突,加上当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竞赛的世界环境,战争威胁空前增长。在此阶段,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有了大的发展,除了完善警报网络外,警报器控制设备也纷纷上马,JB-3警报器统控设备一直延用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际形势持续缓和,人民防空警报建设也相应进入稳定调整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连续发生了几场局部战争,在总结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的作战模式,分析了战争中敌空袭特点后,国家提出了一系列人民防空警报建设的指导方针,防空警报器建设要求小功率、多布点并具备连续报警能力。进入21世纪,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具备连续报警能力的电声式警报器,警报器的控制手段也由JB-3转到了功能完备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中央站代替,广播、电视系统已纳入防空警报系统之中,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网络建设又向现代化和自动化迈进了一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次大发展时期。就我市而言,自上世纪80年代初组建人防通信站(指挥信息保障中心)以来,经过了30年的发展与建设,市人防通信警报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建成了电动与电声、固定于机动、户内与户外、音响与图文相结合的城市防空警报报知网。目前全市已建有固定警报器XXX台,其中电动警报器XX台,电声警报器XXX台,是“六五”时期的15倍,警报器统控率100%,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二、现阶段人民防空警报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人防通信警报是民防防空防灾综合实力四大要素(组织指挥、地下工程、通信警报、专业队伍)之一,这四大要素的建设必须是全面协调的,民防才有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人防通信警报建设不能健康发展,民防建设就会断腿,人防全面发展的格局势必受到严重影响。目前防空警报建设面临的诸多问题,综合分析笔者认为主要有思想观念老旧、管理方法不活、平战结合不紧等方面问题。
(一)个别单位领导对防空警报器终端安装重视程度不够,观念有待更新。有的单位对防空警报器终端安装在本辖区的建筑物上有消极态度,配合意识不强,不乐意接受防空警报器终端。认为安装防空警报器终端不但要无偿占用该单位场地空间,安装单位还必须提供电源,并安排人员负责日后的维护管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此,警报器安装协调难度大。
(二)防空警报器管理有待完善。由于企业改制、机构调整、厂业转型等原因,个别设点单位的警报器专管人员不专职,由于现在安装单位的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防空警报器终端的社会化管理人员缺乏热情,激励和补偿机制还没有建立完善,管理人员主动性差,警报终端设备的维护存在很多不足。有的设点单位把警报器设备安放的安全因素与专用电源设置等问题考虑不全,警报器的管理达不到技术要求。
(三)警报器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同步,在城市规划上没有考虑防空警报器布点规划。近年来,各级人防部门认真贯彻《人民防空法》,使我市防空警报建设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警报建设与城市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四)人防通信警报网络建设与高技术条件下信息化战争要求还有差距。在信息化战争空袭与反空袭中,在目前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组织指挥城市人民群众与敌空袭作斗争,人防通信警报在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保障信息安全、保持信息畅通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目前大中城市建设的无线遥控警报网都具有网络节点少、结构简单、关键设备易维护、易抢修、易重建的特点。但这种网络的弱点很明显,中央控制系统一旦遭敌袭击,会导致全网瘫痪。二是各大中城市安装的警报遥控系统在对抗敌电磁干扰、防敌恶意控制警报鸣放方面尚存在致命弱点,加紧研制新型警报控制设备,提高系统的高科技含量已势在必行。三是从近期发生的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夜间空袭约占整个空袭行动的70%以上,尤其是首袭均发起于凌晨至拂晓期间,防空警报难以有效实施,同时伴随全方位、全时域的电磁干扰,使电视、广播预报失去作用;而目前设置在城市建筑物上的电动警报器和电声警报器基本上没有什么抗毁能力,第一轮空袭后可能所剩无几。
总上所诉,研究和建设固定、移动、大功率、小功率、电动、电声等各种平战兼用的警报终端已是发展所需。
三、今后一个时期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网建设的方法与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每年在防空警报建设与管理的宣传方面要有所投入,以办培训班、学习班等形式,向各区(县)级及设点单位领导宣传人防警报建设工作。和平时期,尤其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不注重加强宣传,就得不到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基层单位的理解。通过宣传,提高各级领导的法律意识,使其了解人民防空警报建设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孙的工作,创造一个防空警报建设的良好环境。需要定期对设点单位的具体管理人员进行人防法律宣传和业务技能培训,强化并提高维护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
(二)转变观念。把防空警报建设从以行政管理方式为主向以法律管理方式为主转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结合城市建设规划制定防空警报建设规划,与人防工程建设一起落实防空警报安装计划,提高防空警报器布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广义讲,防空警报设施与防空地下室同属人民防空基本建设的组成部分,应该也完全可以采用防空地下室的建设方法按规划建设。本着这一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一条警报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推进的新路子,是解决防空警报器安装设点难、安装后管理难的根本所在。
把防空警报建设由事后协调安装向事前规划安装转变。采取四个同步:一是同步规划,防空警报建设与城市建设规划相结合,警报建设规划和城区建设改造规划统一布局,合理配置,重点在新建、翻建厂房或规模小区内布点建设,并对原有布局作适当调整。二是同步设计,向建设单位提出在新建的建筑物顶层配建警报设备专用间,面积4—6平米左右,并配置专用电源,与地面建筑和防空地下室同步设计。三是同步建设,警报设备专用间与建筑物同步施工,竣工后,经验收合格一并交付使用,这样不需复杂的协调,即可安装警报器;四是同步管理,根据《人民防空法》“设置在有关单位的防空警报设施,由其所在单位维护管理”的规定,将这些新建的警报设备专用间和安装的警报器终端设备,交由物业管理单位与小区同步管理,由人防部门负责督促和定期检查。
这样做有三点好处:一是加快了建设步伐,通过同步建设,警报建设可较快实现,并且布局科学合理;二是提高了建设标准,以往安装警报器,无专用间,无专用电源,警报器设备本身的安全无法保证。如同步建设,有专用间和专用电源,安装规范,质量保证,使用、维护方便;三是便于管理,现在的住宅小区建设规范,管理正规。建成后的警报专用间和警报器设备交由小区的物业部门管理,明确管理职责,使警报器的日常维护管理能落到实处。
(三)改善管理方法,增强激励机制。实践证明,探索并推行防空警报器社会化管理是管理防空警报终端设备行之有效的措施,是防空警报建设管理的发展方向。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单位、个人利益的调整,需要我们改善管理方法,适当增强激励机制,因势利导做好工作,充分调动安装单位和具体管理人员管理好防空警报终端设备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一要对安装单位的领导进行人民防空法宣传教育,使其提高对防空警报建设的认识,增强这些领导的历史责任感。同时要定期对安装单位的具体管理人员进行人防法律宣讲和业务技能培训,提高维护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二要建立考评机制量化考评标准,对维护管理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差的单位和个人通报批评,避免管好管坏一个样的现象。三是可考虑给安装单位的具体管理人员适当发放一定的津贴,或以警报器维护费方式给警报器具体维管人员发放一定费用。加强人防部门对警报器设点单位的具体管理人员的联系,激励维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加强建设户内报警和人防工事内报警的研究。多年来防空警报建设一直以户外音响报警为主,近几年来发展的广播、电视报警也只限于能听到广播和能看到电视的场所,而现在的大型商场、娱乐场所、地下人防工程(商场)内的防空警报建设发展还有死角。因为这些场所密封、隔音较好,户外警报音响很难传到室内,有了户内防空警报设施,就能很好解决上述场所警报信号传输中出现的盲区和漏洞等问题。
四、高技术信息化条件下警报通信网建设的思路
人防通信警报作为战时的“耳目”,能否实现人防通信、警报网络的畅通,及时准确地传递防空信息,适应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需要,因此更新高技术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警报通信网建设的新思路,已势在必行。
(一)防空警报的技术手段向数字化发展,警报管理由分散人工管理向综合智能管理发展,警报网络资源由分散控制向集中共享发展。
美国民防警报系统由警报中心、警报站和分站三级组成。在总统发布民防指令后,全国民防警报中心通过国家级警报系统,在15秒内即可把空袭警报传至全国986个警报站(州、市一级),并在7分钟内把警报信号传到全国各地的5000余个警报分站,同时通过无线电广播、电视和各种警报装置,向全国民众报警。我们今后的建设方向应该是统一网络体系,通过多种通信手段,集中共享资源,将人民防空警报通信系统建设成公共通信平台,将信息采集、处理、传输、控制融为一体,由单一的警报通信网向层次更高的信息网发展。
(二)提高抗毁能力,警报控制向多手段、多控制中心、多点轮换发信发展。
现阶段普遍采用的超短波无线电控制方式,在和平时期防灾救灾能体现其优越性,但无线电通信系统是开放式通信系统,虽然有加密、跳频等技术手段,但都是短时间起作用的。除此之外还有核电磁脉冲炸弹的威胁,众所周知,核电磁脉冲炸弹产生的电磁脉冲能使半径在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范围内的正在工作的通信机永久性损坏,所以无线电控制系统的抗毁和抗干扰性是相当弱的。今后的发展方向应该采取有线控制与无线控制并举,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实现防空警报信号的传递和控制警报器终端设备。无线控制方式应采用多点互备工作方式,并能通过有线通信网控制各警报分中心发信机的工作状态,增强抗毁能力。
(三)整体规划,提高起点,向多功能发展。
防空警报系统建设要坚持长期性原则,并在建设中突破传统的递进式、尾随式发展模式,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更新换代,实行跨越式发展。我们原有的警报器大多是电动式警报器,在警报类别的判断上时间较长且信息传递慢。一旦警报响起来,居民难以辨别,不适合平时防灾救灾需要。而且警报器的连续报警能力也很差。防空警报器的建设应从单一的防空需要转到防空防灾一体化需要上来,并逐步淘汰电动警报器,用新型的,多功能的电声式警报器所代替。电声式警报器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作为户外广播,遇到突发事件可根据事件性质进行广播指挥。遇到化学事故可通过广播指挥群众在什么位置向什么方向撤离,遇到重大交通事故造成交通堵塞可用定点广播指挥车辆应从什么道路通行。
防空警报系统建设要重视防空警报的时效性。无论是战时防空还是平时防灾救灾,都是在突发紧急、复杂恶劣的情况下实施的。这对警报器控制系统提出了具备快速反应、灵敏可靠的要求。现在各市地都在安装功能比较完备的利用无线电控制的计算机警报通信网络控制系统,实现了广播电台、电视台连动报警,初步形成了自动控制防空警报体系。无线电系统在平时防灾应用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在战时无线电系统的可靠性和抗毁性是很差的。有线光缆控制系统是将来防空警报控制系统发展的趋势。
现在已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引起了新的军事革命。新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引起了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的变革。同样,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防空警报建设被注入了更多的新技术,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建设水平也不断提高,目前的建设已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但防空警报建设永远也不能停滞,他必将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我们人(民)防人应该清晰认识并不断加以研究课题。
参考资料:
1、《人民防空法》
2、《中国人民防空》
3、《江苏人民防空》
4、《苏州人民防空志》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日)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