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工程建设

数字诠释步行街人防工程建设—“地下城”的魅力和震慑力

时间:2010-12-09 09:00 来源:苏州市民防局 访问量:
【字体:

每天3进工地

  不久前,当本报新闻沙龙外联人员与市人防办主任吴庆伟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后,吴庆伟从市区文献路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工地上赶了回来。对于“人防”近期成为我市一大热词一说,吴主任表示认可。

  沙龙举办当天是周末,元月9日,他一大早便来到沙龙主办地中闽魏氏茶庄,还与工程的负责人联系,就大型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通行等事情再次沟通。原来,文献路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需要从外省市调来大型设备,有的重量达85吨,高速公路不让通行。为了保证一期工程40天内完成,晚上接到求助电话后,吴庆伟拨打了20多个电话进行协调,终于解决问题。

  吴庆伟说,这些天,“人防”热,自己也像热锅上的蚂蚁,忙得团团转,不但要承受社会各界的压力,而且要为人防工程大大小小的事操心,每天都要进工地3次以上。虽然忙碌,但心情不错。


人均0.45平方米

  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上级规定,莆田的人防建设标准应该列入全国最高等级。但我市人防工作起步晚,现在海西范围内首个平战结合人防工程,也是单体最大的人防工程落户我市,表明了我市人防建设将开始迈入“强”的行列。

  吴庆伟说,之前,由于社会对人防工作重视不够,漏报、逃报工程建设等现象严重,2007年前的近10年时间里全市只批建人防工程12万平方米,但从2007年到今年,我市就批建人防工程60多万平方米,按照全市城区40万常住人口计算,我市人均人防面积将达到0.45平方米,虽然离上级要求的人均0.7平方米有着差距,但已经进入全省中游水平。

7支队伍850人

  人防办是干啥的?哦!原来是挖挖洞、拉拉警报呀!每逢听到群众这样的说法,吴庆伟就感到高兴。因为百姓基本上了解了他们的工作性质。但事实上,人防队伍和工作远非这样简单。

  我市人防工作并非人防办8名转业干部和新招收的数名大学生,全市共建有专业人防队伍7支,人员850人,有防化、运输、抢修抢建、通信、医疗、消防、治安等多个功能,涉及建设、公安、卫生、环保、电力、交通、通讯等多个职能部门。一旦战事发生,这7支队伍将发挥各自的作用。

  另外,新时代的人防工程也并非仅仅“深挖洞”、“高筑墙”,我市更加注重“听得到、连得上、看得见”等功能的完善。如我市已经建立的3个指挥所:地面指挥所、地下指挥所、机动指挥所。

可抗7级以上地震

  社会上对人防的误解常常是:“建那么多干吗?现在又不打战!”“临时用一下,平常空着,太浪费了”等等。沙龙上,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吴庆伟解释道,这些问题集中在人防工程建设为了谁,也是新时期人防工程建设应如何围绕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等原则,满足群众需求的关键。

  在很多人眼里,人防工程是神秘的地下世界,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其神秘感正逐步为亲切感所代替———已建成的人防工程以停车场、仓库等形式现身于市民的日常生活中,为人们提供便利、提供保障。

  吴庆伟说, 唐山大地震时,30多年前的人防应急避难场所严重破损率仅1%左右,里面人员基本上没有伤亡;汶川大地震时,近2万平方米的人防应急避难场所几乎毫发无损;济南洪灾中,人防应急避难场所内没有倒灌现象发生,相邻的普通地下室却成为水塘。一系列事实证明,人防工程不但战时保护人们的安全,在平时尤其是自然灾害发生时同样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因为人防工程严格的建设标准和特殊的施工工艺所形成的效果。可以这么说,灾害发生时,人们见到“人防应急场所”等标志时,就可以大胆进入,这里肯定比其他地方安全。如,文献路的平战结合人防工程采取“箱式”建设方式,可以抵抗7级以上地震。

  新时期的人防工程建设开始向地下空间拓展,体现一种全新的理念。“平战结合”将成为一种趋势。在提供保障功能的同时,还将提供一个全新的城市空间,满足人们的需求。吴庆伟还说道。

  人防就像一把伞,伞下有你,有你平安的储蓄。我市作家李金贤在参加人防采风时曾这样写道。吴庆伟则认为,人防是没有枪的国防,愈强大,威慑力愈大。

相关文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